• 症状与病因
  • 诊断与治疗
概述

       慢性牙周炎是指定植在牙龈与牙齿结合部的牙菌斑可引起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导致菌斑性龈炎,若不及时治疗,则有一部分人的牙龈炎症可向牙周深部组织发展,导致牙齿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进行性破坏,临床表现为牙周袋形成并有牙龈出血、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随着病变逐渐发展加重,会出现牙松动移位、牙龈退缩、咀嚼困难、急性肿胀疼痛等症状,最终可导致牙齿丧失。

症状

       正常牙龈颜色应该呈粉红色,边缘薄,紧贴牙面,质地韧,探诊不出血,但是发生慢性牙周炎时可能出现以下体征和症状:

① 牙龈出血:刷牙时牙龈出血时慢性牙周炎早起的警示信号,有的咬硬物出血或者硬物上带血丝,晨起唾液呈深褐色等。

② 牙龈肿胀:牙龈有炎症时组织肿胀,龈缘变厚,牙间龈乳头圆钝,与牙面分离,松软肥大,表面光亮,龈缘有时有炎症渗出,也是慢性牙周炎的一个典型表现,很多人认为上上火,经常吃一些去火药物。

③ 口腔异味:文献报告70%-90%的口臭来源与口腔,牙周炎是口臭的第二原因。

④ 食物嵌塞:慢性牙周炎患者由于牙间龈乳头退缩和牙周支持组织的高度降低,邻接关系不良,牙缝增大,牙间隙很容易造成食物嵌塞。

⑤ 牙龈退缩、牙齿敏感:牙龈退缩使牙根面的牙本质暴露导致牙根面敏感,生活中遇冷热、酸甜有敏感症状。

⑥ 牙齿松动、移位、牙缝增大:牙槽骨吸收使牙周支持组织减少是牙齿松动、移位、牙缝增大最主要原因。

⑦ 牙齿脱落:慢性牙周炎发展的晚期,牙齿会逐渐脱落,慢性牙周炎是成人缺失牙齿的主要原因。

何时看医生

       当您刷牙时及咬硬物牙龈出血时,牙龈反复肿胀,晨起唾液呈深褐色时,建议不要乱吃药及口服微量元素,请及时看医生,通过口腔专业医生检查后,在确定如何治疗及维护,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病因

       慢性牙周炎的病因包括始动因子、局部促进因素和全身促进因素。始动因子是菌斑细菌,就是粘附在牙面、牙间的细菌群体,直接或间接破坏牙周组织。

       局部促进因素有:

① 牙石:牙石是已经钙化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及沉积物,为菌斑再附着提供部位。

② 免疫反应:免疫反应是导致慢性牙周炎的重要。在细菌的作用下,机体会对细菌产生一定的免疫反应,而在免疫过程中,机体产生的大量细胞因子,也可能会对自身造成一定伤害,所以牙周疾病是细菌和免疫反应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③ 不良的牙齿生理形态、牙齿位置异常、拥挤或错颌畸形等会促进菌斑、牙石的堆积和清洁不力。

④ 食物嵌塞:食物嵌塞会导致菌斑定植,引起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牙槽骨吸收等。

⑤ 不良习惯:比如口呼吸、磨牙症等也会导致或加重牙周组织的破坏。

       全身促进因素包括遗传因素,激素水平改变,吸烟,精神压力,相关的系统性疾病,比如糖尿病、艾滋病,骨质疏松等。

风险因素

       慢性牙周炎的风险因素包括如下:

① 不良口腔卫生习惯:导致牙结石形成重要原因,牙石是已经钙化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及沉积物,为菌斑再附着提供部位。

② 不良的牙齿生理形态、牙齿位置异常、拥挤或错颌畸形等会促进菌斑、牙石的堆积和清洁不力。

③ 食物嵌塞:食物嵌塞会导致菌斑定植,引起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牙槽骨吸收等。

④ 不良习惯:比如口呼吸、磨牙症等也会导致或加重牙周组织的破坏。

⑤ 全身促进因素包括遗传因素,激素水平改变,吸烟,精神压力,相关的系统性疾病,比如糖尿病、艾滋病,骨质疏松等。

并发症

       慢性牙周炎在最初的时候不会有很明显的症状,很容易被患者所忽视,病症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不适感就开始了,如果没有及时的得到控制的话,还会出现更多的并发症:

① 牙松动、移位和牙龈退缩,造成食物嵌塞。

② 牙槽骨吸收,牙龈退缩,牙周支持组织减少,造成继发性咬合创伤。

③ 牙龈退缩,牙根逐渐暴露,对温度、酸甜敏感,很容易发生根面龋,牙齿伸长,影响美观及社交。

④ 深牙周袋形成,袋内脓液引流不畅时,或身体抵抗力降低时,可发生急性牙周脓肿。

⑤ 深牙周袋接近牙根尖周,可引起逆行性牙髓炎。

⑥ 牙周袋溢脓和牙间隙内食物嵌塞,可引起口臭。

预防

       慢性牙周炎的病因是牙菌斑,即口腔内的细菌,只有控制好菌斑,并及时清除菌斑,就可预防或者减缓慢性牙周炎。

       有效刷牙:部分人群会由于不正确的刷牙方法,导致了无效刷牙,就可能会造成慢性牙周炎。所以,建议每日有效刷牙2次,坚持使用牙线,从而控制好菌斑。

       龈上洁治:口腔内的某些部位,是无法通过刷牙清洁干净的,就可能会导致形成牙结石,一旦形成牙结石,就需专业医生进行洁治(洗牙),不仅可以清除牙面上沉积的菌斑,还可以清除掉牙结石,保证口腔清洁,预防或减缓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

诊断与治疗
诊断

       牙周炎的特征是附着丧失 (CAL),而未经治疗的牙周炎通常都并存牙周袋和炎症。2018年牙周病新分类中,对于牙周炎病例的临床诊断标准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不相邻牙齿的邻面有附着丧失 (CAL) 或有≥2个牙的颊 (舌) 面出现≥3mm 的附着丧失,并有>3mm 的牙周袋。

       需要强调的是除了附着丧失外,牙周袋和炎症也是诊断牙周炎的必要条件。如果只有附着丧 失而无牙周袋,则可能是:① 因机械因素如牙刷、不良习惯等导致牙龈退缩;② 原有的牙周炎经过 治疗后牙龈退缩而无牙周袋及炎症,此时可称为“健康但降低了的牙周支持组织 (health in reduced periodontium) ”。慢性牙周炎多见于成人,一般有较明显的菌斑牙石和牙龈炎症。而出现牙周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则是其区别于龈炎的重要标志。根据罹患牙数 (范围) 和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的程度可以确 定病变的轻、中、重。还应寻找局部和全身的危险因素,例如牙解剖异常、吸烟、精神因素、系统性疾 病等,以便在治疗计划中加以调整和控制。

治疗

牙周治疗程序一般分为以下4个阶段:


第一阶段:牙周基础治疗

① 口腔卫生宣教,建立正确刷牙方法和习惯,如何使用牙线、牙签、间隙刷等辅助工具。

② 牙周洁治(洗牙)、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清除龈上、龈下菌斑及牙结石。

③ 消除菌斑滞留因素及局部刺激因素。

④ 拔除无保留价值或预后极差的牙齿。

⑤ 必要时调整咬合,建立平衡的咬合关系。

⑥ 明显急性炎症及重症患者,可以辅助消炎药。


第二阶段:牙周手术治疗

       第一阶段结束后4-12周需要进一步牙周检查,进行全面再评估,极个别患者须进行牙周治疗手术治疗。


第三阶段:修复治疗阶段

       修复缺失牙齿及松牙固定术,对于牙齿排列或错牙合者,牙周稳定后也可以正畸治疗,建立平衡咬合关系。


第四阶段:牙周维护、支持治疗

       结合患者病情以及菌斑控制情况,确定复诊维护时间,制定1个月、3个月、6个月间隔期,必要时X片协诊,检测比较牙槽骨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孟焕新.牙周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供稿:田艳红                 ● 审稿:李夏宁

症状与病因
回到顶部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400-0371-100
  • • 请您在电话中向客服人员说明疾病症状、提供个人信息及就诊需求
  • • 客服人员会帮助您完成预约,并告知您就诊时间、地点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