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可见一类牙周炎,有一颗以上恒牙的牙槽骨快速破坏,牙周破坏的程度与局部刺激物的量不一致,有家族聚集性,这类牙周炎称侵袭性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分为局限型和广泛型。局限型以年幼或青春期者较多,病症局限在第一磨牙及前牙。广泛型多为30多岁的青年人,全口牙槽骨破坏较广泛。
年龄。多发生在年轻人之中,也可发生在青春期前乳牙列。
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与局部刺激物的量不成比例。患者的菌斑、牙石量很少,牙龈表面的炎症轻微,但却已有深牙周袋和牙槽骨破坏。牙周袋内有菌斑牙石,探诊易出血,晚期还有可能发生牙周脓肿。广泛型的患者多数有大量菌斑和牙石,也可较少,牙龈有明显炎症,呈鲜红色,易出血,可有溢脓。
病程进展快。侵袭性牙周炎牙周破坏速度比慢性牙周炎快3-4倍,在4-5年内,牙周破坏可达50%-70%,患者常在20岁左右即已拔牙或牙自行脱落。一般患者对常规治疗如刮治和全身药物治疗有明显的疗效,但也有少数患者经任何治疗都效果不佳,病情加重直至牙齿丧失。
早期出现牙齿松动和移位。在炎症不明显的情况下,患牙可出现松动,咀嚼无力。前牙成扇形散开,出现牙间隙,后牙出现进食时塞牙。5.家族聚集性。患者健康无全身疾病,家族中可有多代、多人患病。
如若发现有进食时塞牙、刷牙出血、口腔异味等情况时及时进行口腔检查,越早寻求护理,越有可能逆转牙周炎造成的损害。建议每半年定期口腔检查。
侵袭性牙周炎的病因虽未完全明了,但身体对某些特定微生物敏感可能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因素。
微生物及宿主对该类微生物的免疫反应。当特定微生物释放毒素,会引起宿主做出免疫应答,宿主自身的易感因素可降低宿主对致病菌的防御力和组织修复能力,从而引起周围牙周组织的破坏。
全身背景。因家族基因的一些免疫缺陷,及牙周组织微观发育异常也是其易感的原因之一。
以下因素会增加风险:
① 不良的口腔卫生状况。当口腔卫生维护不佳时,过多的菌斑或牙石堆积会加速侵袭性牙周炎的进展。
② 牙齿形态问题。后牙因有根分叉或根面凹陷、上前牙腭侧沟易引起局部菌斑堆积。
③ 牙齿位置异常、拥挤。如果牙齿排列不齐、扭转、错位等情况,会导致清洁困难,造成菌斑堆积。
④ 牙合创伤。若某一颗牙齿牙龈周围已经存在因菌斑引起的牙龈炎症时,此牙齿所受咬合力过大会加速周围牙槽骨的吸收。
⑤ 食物嵌塞。塞牙会使细菌更易定植,可引起牙龈退缩、龈乳头炎、邻面龋、牙槽骨吸收和口臭等。
⑥ 全身因素。牙周病受遗传因素影响,内分泌疾病和激素变化、血液疾病和免疫缺陷、精神压力和心理障碍、营养不良等也会增加患牙周疾病的风险。
侵袭性牙周炎可能导致移位,牙缝变大,食物嵌塞,不仅影响功能,同时影响美观,甚至引起牙齿脱落。牙周炎的致病细菌通过牙龈组织进入血流,可能影响其他身体部位。例如,牙周炎与呼吸系统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冠状动脉疾病、早产和出生体重低以及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问题等都有关联。
消除菌斑、牙石以及其他局部刺激因素,消除牙龈的炎症,仍然是预防牙周炎最根本且行之有效的手段。
保持口腔卫生。每天至少刷两次牙(早上和睡前),每次两分钟,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线。刷牙前使用牙线可以清除松动的食物残渣和细菌。牙缝较大时可以配合使用牙缝隙刷。
排除家族遗传史。因侵袭性牙周炎具有家族聚集性的特点,建议了解家族内有无类似症状。
定期检查,定期洁治。即便每天认真刷牙,仍避免不了有些部位存在菌斑和牙石,所以每隔6-12个月接受一次专业性的牙周洁治,同时检查有无过深牙周袋或牙槽骨异常吸收的情况。
① 患者多为青春期前后或20~30岁左右的成人。
② 常有家族聚集史。
③ 菌斑牙石等刺激物不多,炎症不明显,但发现有少数牙松动、移位或邻面深袋,局部刺激因子与病变程度不一致。
④ 口腔检查时重点检查切牙及第一磨牙邻面,并拍摄X线片、咬合翼片有助于发现早期病变。有条件时,可做微生物学检,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首要的治疗是彻底消除感染 牙周炎是牙菌斑引起的牙周组织慢性炎症和持续破坏。洁治和龈下刮治是各型牙周炎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治疗。大多数人在规范的基础治疗后有较好的疗效,病变可转入静止期。但有些深牙周袋不易清除菌斑,所以在基础治疗结束后4~12周复查时,根据检查所见和需要,可以再次龈下刮治或翻瓣手术清除入侵组织的微生物。
抗菌药物的应用 一些学者报告,刮治术后一些入侵牙龈中的细菌仍然残留,它们容易重新在牙面定植,使病变复发。所以我们可以使用药物抑制细菌的定植和生长。因为牙菌斑生物膜对细菌有保护作用,在需要辅助用药时,建议在机械治疗或手术治疗后立即口服甲硝唑和阿莫西林或在深牙周袋内放置缓释的抗菌制剂,此时龈下菌斑的数量最少且生物膜也已被破坏,能发挥药物的最大疗效。须要强调的是:抗菌药物只能是作为牙周基础治疗的辅助治疗而不能替代之。
调整机体防御功能 宿主对细菌感染的防御反应在侵袭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方面起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人们试图通过使用药物调节机体的免疫和炎症反应过程来减轻或治疗牙周炎。研究表明牙周病和身体其他二百多种疾病存在关联,若您身体存在其他不适时应尽早治疗。
正畸治疗 牙周炎病情不太重而有患牙移位、倾斜的患者,可在炎症控制后,用正畸方法将患牙复位排齐。
定期维护,防止复发 侵袭性牙周炎治疗后较易复发,疗效能否长期保持取决于患者自我控制菌斑的依从性和维护治疗的措施,也就是说定期的监测和必要的后续治疗是保持长期疗效的关键。需根据您的菌斑和炎症的控制情况,确定个体化的复查间隔期。开始时约为每1~2个月1次,半年后若病情稳定可逐渐延长。复查时若发现有复发或加重的牙位,应重新全面评价局部和全身的危险因素和促进因子,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必要的再刮治、手术或用药等。
[1] 孟焕新.牙周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 供稿:杨仪 ● 审稿:李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