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是在细菌为主的多因素作用下,牙齿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导致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乳牙龋病具有发病早、患病率高、龋蚀进展快等特点。儿童的乳牙在萌出后不久即可患龋,临床中最早可见于出生6个月的儿童。
与喜欢进食含糖量高的食物及口腔卫生习惯差有关,在龋病进展初期并无自觉症状,但随着龋病的进展,会出现以下症状:
① 牙面颜色改变,牙齿出现黑色、棕色以及白垩色的改变。
② 牙面出现龋洞,或者出现牙齿组织剥脱。
③ 一过性酸甜食物刺激痛、冷热刺激痛、食物嵌塞痛等症状。
您可能无法发现正在悄悄形成的牙洞,因此定期检查和清洁牙齿至关重要,即使您每日为孩子清洁口腔。但如果孩子出现牙痛或口腔疼痛,请尽快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龋病是由微生物、宿主、碳水化合物等多因素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居儿童慢性病发病首位。儿童口腔在健康状态下,口腔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处于动态平衡中。若口腔或牙面微环境发生改变,牙菌斑生物膜内的微生物数目和构成比发生波动,生物膜组成及结构发生变化,当具有产酸、耐酸能力的细菌[如变异链球菌、放线菌、乳酸杆菌等]成为优势菌,常驻菌转变为条件致病菌时,微生态失调,牙菌斑生物膜内稳态失衡,碳水化合物代谢和酸代谢增加,致牙面pH下降至临界值以下,牙面脱矿和再矿化平衡打破,龋病发生。
① 个体的患龋经历:曾经有因龋齿就诊经历。
② 口腔微生物组成:当具有产酸、耐酸能力的细菌成为优势菌。
③ 唾液成分及流速:患有口干症的患者,牙齿更容易龋坏。
④ 不良饮食及口腔卫生习惯:高糖及喜酸性食物的饮食习惯更易患龋齿。不易清洁的牙面,龋齿的发生率增加。
⑤ 遗传因素。
⑥ 家庭及社会经济背景等因素。
龋齿十分普遍,您可能认为孩子的乳牙龋齿无关紧要。但是,龋齿可能出现严重且持久的并发症。龋齿的并发症会包括:
① 疼痛
② 牙脓肿
③ 牙周肿胀或脓液
④ 牙齿损坏或断裂
⑤ 影响咀嚼及消化功能。
⑥ 乳牙过早脱落后,牙齿位置移动,导致恒牙无法正常萌出。
⑦ 影响美观及发音。
⑧ 对口腔健康及全身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
⑨ 甚至可能成为某些全身疾病的危险因素。
● 喂养指导
① 喂奶方式:1岁以上应停止奶瓶喂养,避免夜间哺乳。
② 辅食:增加粗糙富有纤维质的食物,促进牙面清洁和颌骨发育,培养良好的咀嚼习惯。
③ 控制高致龋食物的摄入,避免睡前进食。
● 口腔卫生指导
① 选择适合的儿童牙刷和含氟儿童牙膏,牙膏量为豌豆大小,每日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时间至少2分钟。
② 刷牙者站在儿童身旁或身后协助刷牙。
③ 牙线清洁牙邻面。
● 口腔检查和治疗
① 口腔检查:3-6个月进行常规口腔检查。
② 龋风险评估
高龋风险因素包括:看护者有活跃性龋,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儿童每天>3次零食,含奶瓶睡觉,DMFT>1。有活跃性白垩斑,变异链球菌计数高,唾液流速低等。
中龋风险因素包括:儿童有特殊健康需求,牙面有可视性菌斑,有不良充填体,口内矫治器等。
保护性因素包括:氟化物应用,定期口腔保健等。
③ 专业用氟:高龋风险每3个月1次,中龋风险每6个月1次。
④ 3~4岁进行乳磨牙窝沟封闭术。
⑤ 早期诊断和治疗儿童龋病。
● 定期口腔检查:3-6个月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口腔医生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诊断龋齿:
① 询问牙齿疼痛情况以及是否影响进食。
② 检查口腔和牙齿。
③ 用牙科器械探查您的牙齿,并检查牙齿周围黏膜区域。
④ 查看口腔 X 光片,观察蛀牙和龋齿的严重程度。
① 药物治疗:也称为非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的药物主要是再矿化制剂。主要适用于龋损面广泛的浅龋或剥脱状的环状龋。
② 充填治疗:去除龋蚀的病变组织、制备洞形,用适当的口腔科材料充填、恢复其牙体外形。常用的充填材料有玻璃离子水门汀、聚合体、光固化复合树脂等。
③ 前牙树脂冠套修复(前牙透明冠修复):乳前牙由于龋坏或者外伤导致牙体大面积缺损,或环状龋所致广泛性龋,用复合树脂充填联合合适的透明冠套进行修复,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④ 乳磨牙金属预成冠修复:多用于乳磨牙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修复或作为间隙保持器的固位体。
⑤ 乳磨牙全瓷预成冠修复:可用于乳磨牙及乳前牙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修复。
[1] 葛立宏.儿童口腔医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2] 邹静,李小兵.儿童口腔诊疗与操作常规[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 Selwitz RH,Ismail AI,Pitts NB.Dental caries[J].Lan-cet,2007,369(9555):51-59.
[4] Hemadi AS,Huang RJ,Zhou Y,et al.Salivary proteins and microbiota as biomarkers for early childhood caries risk assessment[J].Int J Oral Sci,2017,9(11): el.
● 供稿:李明翠 ● 审稿: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