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是发生于牙龈和深层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性疾病,其特点是牙周袋形成,支持牙槽骨破坏。
① 侵袭性牙周炎:家族聚集性,进展迅速,早期出现牙齿松动及移位。
② 反应全身疾病的牙周疾病:如无局部刺激因素的乳牙牙槽骨破坏,应高度怀疑可能存在系统性疾病,如血液相关疾病(白血病)和遗传相关疾病(低磷酸酯酶血症、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等)等。
发现明显口腔异味、牙龈不适、刷牙经常牙龈出血等牙周疾病应及时就医,需考虑患儿有无存在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可能。
牙周炎是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组织的感染性疾病,导致牙齿支持组织的破坏——牙周袋形成、进行性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
侵袭性牙周炎:伴放线聚集杆菌是侵袭性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
反应全身疾病的牙周疾病:如血液相关疾病(白血病)和遗传相关疾病(低磷酸酯酶血症、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等)等。此类疾病可造成免疫系统和中性粒细胞的功能缺陷,增加患儿对牙周炎的易感性,进一步引起牙槽骨吸收。
① 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因素。
② 全身状况。
③ 家族遗传因素。
④ 咬合创伤等。
① 刷牙牙龈出血、口腔异味、牙龈肿痛等。
② 牙齿松动、脱落。
③ 影响咀嚼功能,增加消化系统负担。
④ 咬合创伤、食物嵌塞等。
口腔健康教育是增长人们的口腔健康知识,使人们养成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提高口腔保健意识。口腔健康教育和促进在儿童牙周病的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
儿童牙周疾病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有效控制菌斑。对已患牙周疾病的患儿,除了治疗中彻底去除菌斑、牙石外,还必须对患儿个体的全身状况、病情、各种危险因素、口腔卫生及菌斑控制水平进行评估,教会患儿及其家长掌握菌斑控制的方法,通过定期复查及监测,及时采取必要的恰当的措施,预防和减少牙周疾病的复发。
对于已经患有牙周炎的儿童,更应强调早诊断、早治疗和恰当、彻底的综合治疗,以阻止病损的发展和加重。
牙周炎积极治疗后应立即进入维护阶段,定期的维护治疗有助于保持正常的口腔微生态。对于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的儿童牙周炎,除了必须每天彻底清除菌斑和牙石外,还必须积极治疗全身系统性疾病,必要时可应用抗菌漱口剂,如0.12%~0.2%的氯己定溶液每天含漱,可有效抑制菌斑形成而防止牙龈炎症的产生。
① 病史询问: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用药史、全身系统疾病状况。
② 牙周探诊检查:菌斑检查、牙石检查、牙龈颜色、牙龈外形、牙龈质地、松动度、探诊牙龈是否出血、是否有附着丧失等。
③ 影像学检查:结合X线检查,观察牙槽骨吸收情况及牙石情况。
① 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序列治疗;单纯洁治、刮治效果不佳者,可采用抗生素联合治疗;积极预防。口腔卫生宣教与指导,定期复查。
② 反应全身疾病的牙周疾病:积极治疗全身系统性疾病;针对口腔状况行积极的局部治疗。口腔卫生宣教与指导,菌斑控制;义齿修复缺失牙。需要考虑菌斑、咬合创伤、宿主反应、环境和遗传等综合因素。
[1] 葛立宏.儿童口腔医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2] 邹静,李小兵.儿童口腔诊疗与操作常规[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 供稿:李明翠 ● 审稿: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