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与病因
  • 诊断与治疗
概述

       深覆𬌗临床上表现为上颌前牙牙冠覆盖下颌前牙牙冠唇面1/3 以上;或下颌前牙切缘咬合于上颌前牙牙冠舌面切1/3以上。

症状

① 牙:前牙区表现为上颌切牙垂直或内倾,上颌尖牙唇向错位,典理病例为上颌中切牙内倾,上颌侧切牙唇向错位,上颌牙列拥挤,下颌牙列内倾拥挤。

② 牙弓:上下颌牙弓呈方形,上颌切牙内倾导致上颌牙弓长度变短。

③ 关节:出现张口受限等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

④ 牙周:由于上下颌切牙呈严重闭锁𬌗,可能引起创伤性龈炎,急性或慢性牙周炎,严重的成人患者会有牙槽骨吸收、牙松动现象。

⑤ 面型:一般呈短面型,面下1/3高度较短,下颌角小,咬肌发育好,下颌角区丰满。颏唇沟深。

病因

● 遗传因素

       常见上颌发育过度,下颌发育不足而形成深覆盖,导致深覆𬌗;或下颌支发育过长,下颌平面角较小,导致深覆𬌗;或由于遗传因素决定的牙大小形态异常所致深覆𬌗。


● 环境因素

① 先天因素:牙胚发生过程中额外牙的发生,引起深覆盖,下颌前牙失去咬合限制而伸长,导致深覆𬌗。

② 后天因素

       全身因素:儿童时期全身慢性疾病等致颌骨发育不良。

       局部因素:

       1)功能因素:下颌功能性后缩使得下颌前牙脱离咬合而过度萌出,后牙区因较大的咬合力使后牙牙槽高度过低。

       2)口腔不良习惯:咬下唇习惯,紧咬牙习惯者。

       3)乳牙期及替牙期的局部障碍:上下颌同时多数乳磨牙或第一恒磨牙早失,牙弓间失去支持。

诊断与治疗
治疗

       深覆𬌗的矫治主要是压低前牙和牙槽和/或升高后牙和牙槽的高度以打开咬合,协调上下颌骨之间的矢状位置关系,矫治深覆𬌗、深覆盖。


● 生长期儿童

① 对于替牙期或恒牙初期患者,采用上颌附舌簧的平面导板矫治器。或采用“2×4”矫治器改变上颌前牙的唇倾度,视情况配合上颌平面导板、Twin-block等功能性矫治器进行矫治。

② 恒牙期患者:固定矫治器。


● 生长后期及成年人

①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② 直丝弓矫治技术。

(3)自锁矫治技术。

(4)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参考文献:

[1] 赵志河.口腔正畸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

● 供稿:张遵晓                 ● 审稿:孙丽艳

症状与病因
回到顶部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400-0371-100
  • • 请您在电话中向客服人员说明疾病症状、提供个人信息及就诊需求
  • • 客服人员会帮助您完成预约,并告知您就诊时间、地点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