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单纯疱疹
  • 症状与病因
  • 诊断与治疗
概述

       单纯疱疹 (Herpes simplex) 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皮肤黏膜病。临床上以出现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有自限性,易复发。单纯疱疹病毒在人群中分布广泛,感染率高,可导致多种疾病,如龈口炎、角膜结膜炎、脑炎、生殖道感染以及新生儿感染等。

症状

       原发性感染以幼儿和儿童比较多见,患儿流涎、拒食、烦躁不安,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肌肉疼痛,咽喉肿痛等急性症状。可在患者口腔任何部位可出现成簇小水疱,似针头大小,水疱疱壁薄、透明,易溃破,形成不规则形糜烂或溃疡面,患者往往疼痛明显,影响进食与说话。复发性感染一般出现在口唇或接近口唇处的多个成簇的疱,在诱发因素(发热、劳累、寒冷、创伤、感染等)出现,又称复发性唇疱疹。

何时看医生

       发现患儿发热、哭闹明显,有拒食现象并看到口腔内出现糜烂、溃疡伴或不伴有口周皮肤发红结痂时需及时就诊。

病因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此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唾液及疱疹液直接接触传播,初次进入人体,病毒在侵入处生长、繁殖,造成原发感染;当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将大部分病毒被清除后症状消失。但少部分病毒长期潜伏在特定的神经细胞内,并不表现出症状,当机体受到诱因(感染、劳累、精神压力等)后病毒活化出现复发性感染,多位于口周皮肤出现唇疱疹。

风险因素

       婴幼儿等抵抗力弱者。

并发症

       少数原发感染可在体内血行播散,单纯疱疹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或内脏,引起中枢系统或内脏感染。

预防

       避免接触单纯疱疹感染者的病灶分泌物,因为单纯疱疹病毒可经口-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皮肤、黏膜、眼角膜等疱疹病灶处传染。故本病患者应避免接触其他儿童与幼婴儿,防止感染他人。

诊断与治疗
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即可初步诊断。婴幼儿,急性发作,全身反应重,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和口唇周围可出现成簇的小水疱、糜烂或溃疡,口周皮肤结痂。复发性感染成人多见,全身反应轻,口角、唇红缘及皮肤出现典型的成簇小水疱可初步确诊。

治疗

● 全身抗病毒治疗

苷类抗病毒药物是抗单纯疱疹病毒最有效的药物。主要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 泛昔洛韦等。


● 口腔局部治疗

口腔黏膜局部使用消炎止痛、促进愈合的溶液、糊剂、散剂及含片等。还可以辅助激光局部治疗,同时全身支持治疗,必要时辅助中医中药治疗。

参考文献:

[1] 陈谦明.口腔黏膜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53-58.

[2] 陈谦明.案析口腔黏膜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57-62.


● 供稿:赵楠                 ● 审稿:滕海英

症状与病因
回到顶部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400-0371-100
  • • 请您在电话中向客服人员说明疾病症状、提供个人信息及就诊需求
  • • 客服人员会帮助您完成预约,并告知您就诊时间、地点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