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与病因
  • 诊断与治疗
概述

       干槽症是局限性牙槽骨骨炎,病因不明,可能是由感染、创伤、吸烟、解剖等因素引发的局限性牙槽窝骨壁炎症。在组织病理学上主要表现为牙槽骨壁的骨炎或轻微的局限性骨髓炎。

症状

① 牙拔除2~3天后出现剧烈疼痛,并可向耳颞部、下颌区或头顶部放射,一般镇痛药不能止痛。

② 分类:

       1)非腐败型干槽症:拔牙窝内空虚,有时可见食物残渣等异物。

       2)腐败型干槽:拔牙窝内空虚或可见腐败变性的血凝块,牙槽骨壁覆盖灰白色假膜,有明显腐臭味。

③ 拔牙窝周围牙龈略红肿,有明显触痛。

④ 局部淋巴结可肿大、压痛。

⑤ 可伴发张口受限、低热及全身不适。

何时看医生

       拔牙后通常会有一定程度的疼痛和不适。不过,您应该能够用牙医或口腔外科医生开出的止痛药来控制疼痛。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感应该会减轻。但出现干槽症的临床表现后,会有明显的疼痛不适症状,这会严重影响到您生活及工作,如果在拔牙后的几天内出现新的疼痛或疼痛加剧,剧烈疼痛及向耳颞部、下颌区或头顶部放射,一般镇痛药不能止痛这样的症状时,请立即联系医生。

病因

       干槽症的确切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明确,丹麦科学家Birn于1963~1977年间发表了关于“纤维溶解性牙槽骨炎-干槽症”的系列研究论文,仍是目前得到较广泛认同的病理生理学机制。Birn认为,干槽症发病是局部纤溶酶原活化导致纤维蛋白溶解活动增强、牙槽窝内血凝块降解破坏的结果。纤溶酶原活化可由直接(生理性)或间接(非生理性)活化因子介导,直接活化因子是由牙槽骨细胞于创伤后释放的,间接活化因子则由细菌参与并通过更为复杂的机制产生和释放。活化的纤溶酶在一般环境中可以被纤溶酶抗体失活,所以纤维蛋白溶解活动一般是局限性的。大量研究表明,牙槽骨炎的发生发展有多种触发因子或高危因素,需要临床医师了解和掌握,从而对干槽症的预防和治疗有的放矢,避免轻敌忽视或过度处理。

风险因素

干槽症发病相关因素较为复杂,可分别归类于患者因素和术者因素等。


● 术者因素  

① 手术难度和创伤大多数口腔外科医师都同意,牙拔除术难度和手术创伤在干槽症发病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这是由于骨创伤越大,牙槽骨细胞释放的纤溶酶原直接活化因子就越多,所以外科拔牙术相较于普通牙拔除术发生干槽症的几率可有10倍之高。

② 手术经验和技巧许多研究都发现,拔牙术者经验与干槽症发生有显著相关关系缺乏经验和手术技巧的医师会导致更大的拔牙创伤,特别是在更为复杂的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中,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③ 牙槽窝过度冲洗或刮治有研究提出,对牙槽窝进行过度的反复冲洗可能影响血凝块形成,过度刮治则可能损伤牙槽骨,都会增加干槽症发生的几率,但文献中缺乏相关依据。

④ 牙槽窝残留牙/骨碎片牙槽窝残留牙、骨碎片或其他异物残渣可能干扰愈合过程,导致干槽症发生,但也有研究者发现拔牙术后普遍有小的牙/骨碎片遗留,一般均在牙槽窝愈合上皮化的过程中排出,并不一定导致术后并发症。


● 患者因素

① 拔牙牙位: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最容易发生干槽症。一些研究者认为这与下颌第三磨牙周围骨密度较高、血供较少、生成肉芽组织能力较低等因素有关,但是并没有研究表明血供不足与牙槽骨炎有显著相关关系。所以,另一些学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下颌第三磨牙往往阻生情况复杂,需外科手术拔除,创伤较大,而解剖因素并非关键。

② 系统性疾病一些研究认为免疫缺陷、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导致患者愈合能力下降,可能与干槽症发生相关,但还需要更为确实的科学依据支持。

③ 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20世纪60年代后得到普及,之后,70年代的研究就发现女性患者中干槽症发病率显著增高,后期统计学分析证实,口服避孕药是干槽症的显著相关因素。已知雌激素在纤维蛋白溶解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一般认为,雌激素能够间接激活纤溶系统,导致血凝块降解,而口服避孕药的主要成分是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会提高人体雌激素水平,继而增加干槽症发生的几率。有报道干槽症在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中的发病率为11%,其他没有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为4%。

④ 患者性别:许多研究者提出,无论是否口服避孕药物,女性拔牙患者都有发生干槽症的倾向。

⑤ 吸烟:吸烟与干槽症相关关系已被多项研究证实,并且存在剂量依赖性。

⑥ 血凝块物理性脱落使用吸管等口腔负压性活动可能导致血凝块脱落是一个非常普及的理论。

⑦ 细菌感染大多数研究支持细菌感染是干槽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例如,口腔卫生差、存在冠周炎或有进展期牙周病等情况患者,干槽症发病率增高。早期有研究强调厌氧菌,尤其是齿垢密螺旋体,在体外显示出纤溶酶样的活性。近期研究表明,粘性放线菌、变形链球菌、齿垢密螺旋体等可能与干槽症相关,其原因包括细菌导致拔牙创口愈合延迟、纤溶活动增强等。

⑧ 患者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难度增大,干槽症发病率也增高。一般而言,24岁之前阻生第三磨牙均较易拔除,特别是女性。而这之后,第三磨牙牙根发育完成,拔牙并发症显著增加。

⑨ 单个牙拔除或多个牙拔除:少数研究经比较,发现单个牙拔除术后干槽症发病率(7.3%)高于相邻多个牙拔除(3.4%),这可能是由于后者牙破坏较为严重,而且常常伴随牙周问题,所以拔除难度较小,对牙槽骨损伤少于阻生牙单独拔除术。

并发症

       即使干槽症可带来痛苦,但很少会引起感染或严重并发症。但是,可能会推迟牙槽的愈合。牙齿拔除后,疼痛的持续时间可能超过正常时间。干槽症还可能导致牙槽感染。

预防

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帮助预防干槽症:

① 寻找有拔牙经验的牙医或口腔外科医生。

② 养成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每天刷牙两次,使用牙线一次。手术前良好的口腔护理可保持牙齿和牙龈清洁并清除细菌。


       如果您抽烟或使用其他烟草制品,请在拔牙前尽量戒烟。抽烟和使用其他类型的烟草产品会增加患干槽症的风险。向医生或其他医疗护理专业人员咨询可帮助您永久戒烟的项目。

       将您正在使用的任何处方药、成药、草药或其他补充剂告知牙医或口腔外科医生。有些可能会导致凝血问题。

您的口腔医生可能会做些什么?

       口腔医生或口腔外科医生可采取措施帮助牙槽良好愈合并预防干槽症。这些措施可包括建议服用以下可能有助于预防干槽症和感染的一种或多种药物:手术后敷在伤口上的带药敷料;手术前后立即使用抗菌漱口水或凝胶;在伤口上涂上消炎水;通常仅在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时使用的口服抗生素。

诊断与治疗
诊断

医生通过询问您的病史和临床检查结果可进行干槽症的诊断。

① 牙拔除2~3天后出现剧烈放射性疼痛,镇痛药不能止痛。

② 拔牙窝内空虚,如为腐败型窝内可存在腐败、恶臭的分泌物。

治疗

       关于干槽症的处理方法,就是以“止痛”为重点,待牙槽窝自行愈合。一些研究者甚至提出,“治疗”一词并不适用于干槽症,因为其并不是病因明确的疾病,而只是一种牙槽窝愈合过程中的特殊状态。一些伴随明显炎症表现的病例中,有必要系统性地使用抗生素和镇痛药物,但大多数病例,牙槽窝内局部敷塞 (dressing) 对症制剂即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牙槽窝内使用敷塞制剂会导致愈合延迟,但仍是干槽症最为必要和有效的处理方式。目前,已有多种市售成品制剂专用于干槽症处理,它们由不同的药物成分和载体材料组成,由于专利等原因没有公开,疗效也尚无科学对照比较,但根据药物作用机制,可能有18种成分的组合应用。

       没有成品干槽症制剂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碘仿纱条蘸取丁香油或明胶海绵蘸取丁香油,置入牙槽窝止痛。注意不要紧密填塞,会增加患者疼痛。不可吸收的敷料是一种牙槽内的异物,将椎迟伤口的愈合,应至少每两天来复查评估疼痛程度,期间可能会更换敷料,直到疼痛充分消退再最终消减敷料。也有报道发现丁香油酚可以引起局部刺激和骨坏死,注意避免过量使用。

       如果患者不愿接受以上治疗,还可以用温热的0.12%氯己定漱口液冲洗牙槽窝,同时配合口服镇痛药物止痛。患者可以每天在家中饭后冲洗直至疼痛消退。曾经有教材提出应该刮治等方法刺激牙槽出血,使形成新的血凝块,然而现在认为这样只会增加牙槽窝创伤和疼痛,是不必要的过度处理。此外,目前被广泛认可的是,除非有免疫缺陷,全身使用抗生素对于干槽症没有治疗意义,应以局部处理为主。

       总之,干槽症的一般临床诊疗过程为:综合病史询问和临床检查结果,注意鉴别排除残留牙根、邻牙疼痛等情况,诊断明确后,以止痛处理为中心,必要时可给予局部麻醉后,冲洗牙槽窝,敷塞专用制剂,配合口服镇痛药物,定期复诊和重复换药。

参考文献:

[1] 胡开进。牙及牙槽外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2]中华口腔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2016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 供稿:刘保春                 ● 审稿:郑彩云

症状与病因
回到顶部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400-0371-100
  • • 请您在电话中向客服人员说明疾病症状、提供个人信息及就诊需求
  • • 客服人员会帮助您完成预约,并告知您就诊时间、地点及注意事项